• 首頁

王艾莉:設計接軌日常,創造更好的世界

2017/09/23

撰文/吳佩霜   圖片提供/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在快速轉移關注事物的時代,「設計」一詞卻能夠持續成為關鍵詞,讓人趨之若鶩,並且遍及全世界,是極其罕見的現象。究竟「設計」的魅力何在?

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閱‧日常」系列講座,第三場從「設計的力量」切入,邀請設計師王艾莉以設計案例,扭轉人們對事物的刻版印象,進而思考如何使當前的世界變得更好。

自言從小是「最後一名」的王艾莉,在「設計@日常」講座中,搭配幽默的敘述、生動的神情,展演設計如何刺激思考、轉化成關注社會的能量。這也是她長期投入「批判式設計」(critical design)的初衷。
CCI_7797從蒐集各地雨水製成的冰棒、PM2.5粉筆繪製的素描,到海洋漏油醬油碟,王艾莉企圖為自然環境發聲,提醒觀眾:「任何有害物質最終都會回歸到人的身上。」至於寵物餐具和遛狗繩、圖書館的句子販賣機、課本改造計劃,以及頁讀車輪餅,則讓人發出會心微笑之際,反思社會現況。選擇跳出舒適圈,從日常找尋靈感,王艾莉的作品總能運用出人意表的媒介,發揮創意,將各種議題視覺化,甚至提出抗議。
CCI_7874王艾莉也分享各國有趣案例,例如:在巴基斯坦,將護身手鍊變成醫療記錄;在紐西蘭,用移動式柵欄提高行路專注力;在日本多良間島,結合智慧手機與傳統生活模式克服老人的科技隔閡,都是經過社會觀察後提出解決之道的設計。
CCI_7894無論是概念性、實驗性或商業性的作品,日常生活中處處有設計。王艾莉認為:「若能讓人對習以為常的日常產生新體認、新感觸,就算成功。」在互動時間,聽講者提及「設計者通常具有把世界變好的熱情」,王艾莉補充:「若思考得越來越少,社會將剩下一種聲音、一種表情、一種可能,既單調無趣而且危險!」她鼓勵這個世界應該充滿各種意見,才能產生火花。
CCI_7838繼「微型圖書館」的「迷你閱讀」概念,王艾莉將之延伸為「頁讀車輪餅」,把閱讀轉化成舌尖滋味,新奇有趣。誠然,設計最動人的力量,就是接軌日常,創造更好的世界。
CCI_7724-編輯CCI_7953-編輯

 

2017冠德講座【閱。日常】系列

美學@日常∣03/18(六) 汪麗琴《好樣聚落生活美學》(活動紀錄)
閱讀@日常∣06/17(六) 郝廣才《今天,有一天》(活動紀錄)
設計@日常∣09/23(六) 王艾莉《設計的力量》
旅行@日常∣12/09(六) 游智維《關於旅行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回應
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