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2017
03
03

好樣文房 探尋閱讀的美麗境界

撰文/吳佩霜    攝影/許家華

響應台北市「老房子文化運動計劃」,坐落於臨沂街的日式老屋,整建後以好樣文房(VVG Chapter)重生。透過網路預約,民眾就能免費擁有兩個小時閱讀自我的氛圍,並且附上手沖咖啡和甜點。這裡將是繼「全球最美書店」之後又一道閱讀好風景!

從捷運忠孝新生站出口轉入幽靜小巷,推開「好樣文房」半掩著的厚實外門,彷若穿越結界,一腳就跨進了美麗祕境。這片庭園與屋舍,兼有日式建築構造與西式裝潢格局,屬於和洋折衷的風格;經過汪麗琴以家飾老件布置打點,展現一種「修舊如舊」的情調。

汪麗琴是好樣集團(VVG Group)執行長,素有「生活美學教母」之稱,從餐飲、雜貨、書店到美學聚落,全方位地實踐了漸進式的美好生活。她說:「做事情一定要發自內心喜歡,才能把事情做得好。」陽光溫煦的午後,我們造訪好樣文房,與她敘話閱讀的種種。
IMG_53781920-1920

閱讀是一種療癒

書籍流通不若當代快速的童年時代,無論是父親訂閱的月刊或兄姐沉迷的小說,都成為汪麗琴的啟蒙;也因家庭風氣的薰陶,使她視閱讀為日常的必然。「每次遇到難以向別人訴說的疑問時,我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書本就像好朋友,幫助我越來越好。」對她而言,看書是知識的累積、靈感的來源、抒發情緒的管道,甚至是一種療癒。

汪麗琴自言少女時代對侯文詠、王文華的文章非常著迷,獲得不少養分;近年則偏愛原研哉、伊東豊雄等設計師的書,從中窺見專家的生活哲理。以《那天之後的建築》為例,是伊東豊雄在日本三一一地震後,重新思索建築的價值與意義,以及面對自然天災的省思與心情,讀來別具滋味。

好樣文房-51-2017-02-07-1920

 

紙本與網路分工閱讀

隨著網路世代全面到來,出版產業受到嚴峻衝擊,許多人擔憂紙本書籍會被邊緣化。汪麗琴倒認為網路與紙本閱讀是兩件事:「利用網路尋找資訊非常快速有效率,而書本才能怡情養性,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兩者並不違和。」她相信紙本書籍存在的價值不會被網路所替代,就像她說的:「我們在閱讀網路時絕對聞不到書香!」對於愛閱者來說,閱讀本身的美,就教人難以抗拒啊!

此外,汪麗琴也遺憾學校教育一直把閱讀和考試緊密連結,致使人們習慣帶著實用標準。「閱讀這件事被如此看待,是很可惜的。」於是她著力融合書本與空間的美感,希冀與更多人分享體驗閱讀的五感悸動與饗宴。
IMG_53851920

書本建構夢想空間

從愛看書到開書店,看似自然而然,卻如鴨子划水,箇中冷暖恐怕自己才懂。「開書店之前,我從來沒有開書店的經驗,也沒有任何出版背景。」儘管如此,汪麗琴依舊背負著眾人預期這是一門「賠錢生意」的目光,經營了獨立書店「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和公益圖書館「好樣文房」,而且獲得國際佳評。

透過書本,汪麗琴建構夢想,將各種閱讀空間美好的可能性加以具體化,分享給讀者,她篤定地說:「製造美好的閱讀氣氛是我的使命感。」瞬間將書店從無到有的挑戰,化為雲淡風輕。當被問到:「是否偏愛文房的哪個角落?」汪麗琴回答:「當它呈現出來時,就是我喜歡的樣子,每個角落都愛啊!」因此,好樣本事與好樣文房的選書方向,也是以她喜歡與否為前提。沒錯!店主的風格正是獨立書店和連鎖書店的區隔及魅力所在。

至於,好房文房雖定位為圖書館,但不提供書籍出借,純然回歸閱讀的本身。每個時段僅開放十二個人,因為這是「閱讀空間裡最佳的人數密度」。在這裡,除了藏書,還有每兩個月換展的展覽、充滿歷史感的建築和家飾,值得尋味。就像它的讀者條款:「獨白是深度的表態,靜謐和詩意的自我共鳴……一個人的閱讀,不須誇大語調覆誦自己,而是悄聲有禮的與書本建立溝通。」講究至此,「閱讀」實實在在是生命中的極致享受,有空不妨前往作客體驗!
IMG_5396-1920

 

2017冠德講座【閱。日常】系列

理想跟夢想不該在生活裡遺忘,從關注日常的點滴與大小瑣事起,
回到原本熱愛生活的樣子,做自己,這樣的生活才踏實有滋味。

美學@日常∣03/18(六) 汪麗琴《好樣聚落生活美學》(報名中)
閱讀@日常∣06/17(六) 郝廣才《今天,有一天》
設計@日常∣09/23(六) 王艾莉《設計的力量》
旅行@日常∣12/09(六) 游智維《關於旅行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回應
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