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之眼 窗的6個硬道理
撰文/Satie
窗是建築中最有想像空間的一環,更是關於居住的重要元件。它不僅作為內與外的界線,
同時也讓內與外產生連結。它豐富了建築的表情,同時也讓建築與生態、環境、能源產生互動。
當根基營造技研部經理葉旭原說,「窗戶是建築的眼睛,必須透過它才能看到外面。」這不是浪漫的想像,而是理性的現實。既然人體在環境中的舒適度,決定於氣流、氣溫與相對溼度,窗的硬道理,當然從這幾個元素展開。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通風:以兩樘窗創造對流
以綠建築的物理環境理論,要造成空氣流動,最好在對角開兩樘對外窗,中間路徑不被門所阻隔,不然風會一直積在它進來的地方。且對流通風路徑最好不要超過廿米,葉旭原解釋,「因為風是氣體、分子,也是能量。對流通風路徑愈長,磨擦力大,能量變小,會沒辦法動。」
窗戶方向開得對,是通風的先決條件,「冬天的風你不喜歡引進,因為對人體太不舒服。所以你要引進的是夏天的風,窗要開在朝南向。」但葉旭原也補充,這些原則當然有時還會受限於當地的微氣候。
網路上有外推窗較能引風的說法,葉旭原認為是種誤解,因為這室外推窗與橫拉窗相比,同樣尺寸的兩種窗,橫拉窗開窗面積只有推窗一半,所以推窗當然引風,但同樣以推窗來看,要引風,應該是要使用內推窗,但內推窗的設計很少見,因為會占用到室內空間。
而外推窗更有風險存在,當側邊絞鍊鬆動失效後,下方的五金組件四連桿,很容易變形,關不起來,形成縫隙。他警告:「颱風來時,負風壓會產生吸力,把窗戶往外吸,加上旁邊的側風過來吹,窗就容易損壞甚至飛走。台灣經常發生,因為颱風非常多,而且高層樓的風速更強。」
隔音:玻璃材質最重要
氣密窗是台灣主流,所標榜的檢驗係數,來自經濟部中央標準檢驗局(CNS)的風雨測試,以及隔音測試,結果呈現於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性及音損測試(隔音效果)四種係數。
葉旭原指出盲點,「一般人要求的不是氣密,而是水密跟隔音,但氣密等級高的窗戶,水密與隔音性能亦佳,建議一般住家使用的氣密性為CNS規範二等級以上。」而隔音必須注意兩個面向,一是玻璃材料,再者就是窗框。
膠合玻璃與雙層玻璃間,哪種材質隔音性比較好?葉旭原回答,「是膠合玻璃,因為兩片玻璃中間的膠合材料PVB膜會吸音,隔音效果比較好。而雙層玻璃間的空氣層多少還是會傳達聲音。」
「隔音,玻璃占絕大部分因素,但窗框也會有影響,因為它會傳遞固體音。」葉旭原舉例,「像我們在樓上丟個一塊錢,樓下聽得很清楚,傳遞快速扎實,固體音藉由窗框傳進來就是這樣。窗框的接合處,是兩個方型管或ㄇ型管,金屬的物件要怎麼密合,就需要壓條補足。氣密窗在這些轉角落設計上是機密,是廠商的 Know How。壓條在哪個位置?甚至用上兩層壓條,及施工得好不好……全都有影響。」
隔熱:雙層玻璃有優勢
關於隔熱效果,葉旭原開宗明義說,雙層玻璃隔熱優於膠合玻璃。
他從熱能的傳遞開始解釋,「膠合玻璃是兩片玻璃以PVB膜膠合熱壓製成,雙層玻璃是兩層玻璃中間有一定的乾燥空氣。熱傳遞的方式有傳導、輻射及對流,雙層玻璃有個特性,輻射在第一層就吸收掉了,因為空氣的傳導係數非常低,熱也傳導不出去,而中間的空氣層也不形成對流的厚度。」
雙層玻璃的隔熱好,膠合玻璃的隔音好,兩種材料各自有其長處。葉旭原說,「我們的建議,是看你自己的需要,隔熱、隔音哪個優先。」
節能:減少空調負荷
聽葉旭原談起隔熱、節能與保溫,會發現它們其實是共生體。他說,「節能,主要是不要讓熱氣進來。萬一真的進來,一個是通風,一個是透過機器來使人體舒適,當然,節能是要讓空調的負荷愈少愈好。」比如在北部地區,向北開的窗,一年四季都不會吸收陽光,以這樣的特性去利用空間,來減少空調負荷。
「以節能設計的角度,窗開得愈小愈好,因為跟磚牆、混凝土比,玻璃的熱傳導性就是高。但人總是要往外看,人總是要接觸光,所以才會去考慮玻璃材料及遮陽設計,去想陽光從哪裡過來,然後做水平、垂直性的遮陽。」
保溫:從氣密到材料
先進科技有助節能,比如結合了雙層玻璃的 Low-E(低輻射玻璃)中的鍍銀層,對紅外線光具高反射功能,加上雙層玻璃本就隔熱效果好,強調的是熱阻絕與環保的要求,夏天可減低冷氣的消耗,冬天也可保溫。
除了玻璃性質,葉旭原提到,氣密係數絕對有參考價值,當氣密性已經做好,氣體溫度不會跑掉,配合框料的設計及施工嵌縫等細節的追求,窗的縫隙達到最小時,當然有比較好的保溫效果。
抗滲:魔鬼藏身細節
而施工嵌縫也與抗滲息息相關。葉旭原舉例,根基營造的嵌縫處理已經規格化,採低壓灌注水泥砂漿,還加了防水劑,這是他們的標準化流程,因為要以高標防滲,「不然有空氣,就有水路,一般來說,漏水通常不是漏窗戶,是窗框。」
所以為什麼有些氣密窗會滲水?葉旭原解釋,由於橫拉窗與窗框的上緣留有空間,並非完全密合,中間的空隙是以壓條來處理。「當颱風來時,只要窗框的接合、窗扇跟窗框的壓條沒做好或是變形,風壓一大,會把水氣往裡面帶,就會像噴泉。」
葉旭原建議,一發現會滲水,先檢查嵌縫,再查窗扇與窗框的結合處,如果都不是滲水處,那應該就是窗框構造在氣密機構設計上的問題。
聽完葉旭原說完種種關於窗的硬道理,問他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窗,他形容:「橫拉窗,好維修。窗框很少,通透,有View。採光面積夠,讓你的視野不是肆無忌彈,但可以恰如其分。」建築師之眼可說是兼顧實用與視界,在美的想像之外回歸窗的本質,值得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