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2024
07
01

2024冠德銘傳建築國際講座|手塚貴晴+手塚由比 × 溫子先的對話(活動紀錄)

建築師透過不斷的溝通和集合各方力量,實現對環境的理想願景。然而當科技迅速推進、氣候變遷不斷的時代,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由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與銘傳建築系副院長李芝瑜共同舉辦的建築國際講座「手塚貴晴+手塚由比 × 溫子先的對話」,邀請日本建築家手塚貴晴與手塚由比(Takaharu Tezuka、Yui Tezuka),與來自全球十大建築師事務所Aedas(凱達環球)全球設計董事溫子先(Dr. Andy Wen)進行對談,講座當天由李芝瑜及十彥建築師事務所的陳彥伶共同擔任主持人,延續今年冠德建築沙龍講座「建築的重譯:重新定義建築空間元素」的主題,分享對於建築的觀點及經驗。

 

日本建築師手塚夫婦:以開創設計為全球教育注入活力

手塚貴晴與手塚由比為手塚建築研究所(Tezuka Architects)合夥人暨建築師,曾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金獎、美國ArchDaily Building of the Year等大獎,並以藤幼兒園(Fuji Kindergarten)獲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選為「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建築」(the best school in the world),更曾獲UNESCO頒發永續性建築的全球獎項「Global Awards for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藤幼兒園近似橢圓形的甜甜圈狀空間,靈感來自兩位建築師的孩子。「我們的孩子總是喜歡繞圈圈,當園長詢問能否為600位孩子改建、設計一座校園時,我們就提出了這個想法。」校舍的屋頂就像是座遊樂場,孩子們圍繞著屋頂不斷奔跑、嬉戲,幾棵大樹從1樓的教室貫穿至屋頂,縫隙處架設的安全網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地方,有時甚至有多達40個孩子同時把自己「塞」進此處。

目前兩位建築師正在進行的項目,是位於中國、不丹與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深處,從最近的城市必須耗時整整2天才能抵達的「Jhamtse Gatsal Children’s Community」,意為「愛與慈悲的花園」(Garden of Love and Compassion)。創辦人洛桑彭措(Lobsang Phuntsok)業主是出生時就被遺棄的僧侶,在修道院長大,前往哈佛攻讀學位,回到家鄉後於18年前成立一座孤兒院,「這裡的孩子在快樂中努力學習,甚至在一手抱著更年幼的孩子上課的情況下,有高達95%的孩子能繼續上大學。」

3年前孤兒院因地震必須改建,因此向手塚建築研究所尋求協助。資源極度匱乏Jhamtse Gatsal的教學方式與藤幼兒園的宗旨相當貼近,「先引起孩子的興趣,經過學習、消化,再進行分享與討論,將知識變成智慧。」手塚貴晴帶領執教的東京都市大學學生,歸納出Jhamtse Gatsal的教學方法,再進行規劃與設計,提出在共享層中以不同規模的分享設置空間的嶄新概念。目前Jhamtse Gatsal仍在持續募款中,手塚貴晴與手塚由比期待能以全新的建築方式,為教育帶來不同以往的面貌。

 

台灣出生、美國成長的溫子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傳承

出生在台灣、9歲移民至美國的溫子先,在20世紀90年代前往中國求學,於清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回台於銘傳大學擔任建築系主任,於2008年加入Aedas凱達全球擔任全球設計董事。多元文化背景讓溫子先對於創新(innovation)、文化(culture)、傳承遺產(heritage)有深刻思考,並以文化創新傳承(inno-culturiage)作為建築哲學觀的原因。

與手塚貴晴曾是賓州大學同窗的溫子先,設計作品因此富有文化特色且屢獲殊榮,如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WAF)大獎、亞太房地產大獎(Asia Pacific Property Awards, APPA)、香港建築師會大獎(HKIA)、美國建築師學會大獎(AIA)、MIPIM等,過去35年在世界各地推出無數作品,其中包括許多超高層建築與辦公大樓。

「建築可以創造文化、可以改變一切。」溫子先以雪梨歌劇院和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為例,「它們都是一座建築改變一座城市的最佳例證。」在中國,他以太湖石為靈感,在蘇州古城設計西郊利物浦大學,以帶有一連串孔洞的立方體區分空間,光線與空氣在孔洞中流動,象徵著自由開放的學術思維,設計中創造的可持續性亦有效地營造舒適的學習環境。

位於台北南港區的辦公大樓砳建築,則以河畔的鵝卵石為靈感,獨特造型傳達出圓潤和優雅的美學理念,同時又兼具力量和個性。西側以植生綠牆成功解決西曬問題,並有效控制建築熱耗,不只為辦公空間遮陽,降低室內溫度,同時也減少對冷氣的能源消耗,成為塵囂中一隅自在呼吸的建築。

位於重慶商業區核心的新華書店集團公司解放碑時尚文化城,則是從父親常提及的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中汲取設計靈感,融入當地文化元素,以「書卷繾綣掩山城」為主題,以退台式的建築設計與重慶山城的地貌相呼應,宛如一束正緩緩展開、自然流暢的書卷。

「俗(Kitsch)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很糟糕的詞,但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希望我的設計能適合當地,而不只是輸入。」溫子先指出,不論是通俗、習俗、風俗都是種流行的文化,他則希望建築是能與公眾對話的地區文化。

 

手塚與溫子先的建築哲學,持續以創新突破界線

手塚貴晴與手塚由比將建築視為可容納全新教育觀點的場域;溫子先亦致力於透過創建足以代表一座城市的全新地標,藉此詮釋、推進文化。

針對在場觀眾對於如何平衡美學與功能性的提問,手塚貴晴認為當失去功能時,無論形體再美麗也難以說服他人;溫子先認為,好的建築師必定有好的故事以推銷自己想法。建築與設計或許從未有過一致的答案,在通往理想世界的未知之路上,以持續創新突破界線,融入海納百川的靈感想法,才終能成為一座充滿多元可能性且百花齊放的未來樂園。

 

Text/林蔚秦
Photo/葉仁傑

 

原文出自居心誌

回應
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