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習經典 與愛閲名人共讀
  • 首頁
  • 溫習經典 與愛閲名人共讀

溫習經典  與愛閱名人共讀

_CI_2503
撰文/吳佩霜   圖片提供/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 陳宗怡攝 )

德國哲人尼采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 說 : 「閱讀給我更多的憩息,引導我漫步在別人的思想與靈魂中。」二○一四年,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與中天電視和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特別策劃製作「名人牀頭 書」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愛閱名人分享好書和關於閱讀的生命故事。冠德董事長馬玉山、蔣勳和張曼娟,各自分享了一部經典,從他們眼中,我們將從不同角度, 重溫經典。

_CI_0333

儘 管科技帶領人們朝向多元閱讀,但無論形式如何演變,終應回歸閱讀本身。東晉詩人陶淵明在家書中寫道:「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堪稱「悅讀(read for pleasure)」的極佳例證。閱讀讓人暫時棄絕世間俗事,享受個人專屬的孤獨美學;若能與一本好書相遇,人生視野更是從此不同。然而,浩瀚書海中如何 找到好書?且讓我們跟著愛閱名人,分享他們的牀頭愛書。

 詩歌經典:唐詩三百首

好詩不厭百回讀,而唐詩是古典詩歌最輝煌的代表!將近五萬首的《全唐詩》對多數人來說,分量過重;於是,清代孫洙(蘅塘退士)以「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為編選標準的《唐詩三百首》,成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讀本,俗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許多人與唐詩的第一次接觸,往往始於幼年讀《唐詩三百首》,包括筆耕三十年的暢銷作家張曼娟。

在 物質普遍貧乏的童年歲月,張曼娟從家中少數藏書挖掘出封面破舊的《唐詩三百首》,自此被平仄聲調所迷惑,無論是田間或街口,都留下她與弟弟比賽背詩的記 憶。這本媽媽傳下來的《唐詩三百首》,開啟她的許多感官與美學,從最初單純讀詩的喜悅,到後來體悟詩中情意與象徵,影響至深。

 小說經典 : 紅樓夢

古典小說《紅樓夢》描寫世間生活與人情百態,豐富、複雜、細膩、深刻,具有難以超越的藝術成就,被公認為最偉大的文學作品,甚至構成一門「紅學」。

美 學大師蔣勳將《紅樓夢》當作床頭書,習慣在睡前讀上幾段,儘管讀過五、六十次,卻覺得好像沒有看完。他甚至視《紅樓夢》為「佛經」,認為作者曹雪芹給了書 中不同生命型態有各自完成自己的方式,無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每當讀完《紅樓夢》,回到現實人生,總有另一番安慰或鼓勵。

從少年開始讀「紅樓」至寫就《微塵眾》,蔣勳關注到:即使微小卑屈的人物都背負著不同的宿命,大事為「假」,小事才處處顯「真」,而這些細節正是《紅樓夢》耐人尋味之處。

文化經典 : 論語

記載孔子與其弟子言行的《論語》,對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中華文化來說,就像是「聖經」。數千年來,多少人從中找到立身處世之道,甚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堅 信「閱讀能改變生命」的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十分推崇《論語》。他回想幼年,每天清早打著燈籠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背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當時老師說,學習過後要不斷溫習,背書就是一種溫習。他聽後,茅塞頓開,發覺原來閱讀有這麼多好處!在《論語》中長智慧,縱使歷經戰亂,也不減對閱讀的熱 情。

西方七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曾於一九八八年巴黎集會後發表宣言:「人類若想在二十一世紀生存,就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向孔子汲取智 慧。」《論語》中活潑躍動的人生思想,歷久彌新,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本文摘自《居心誌 NO.1 樂.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