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新世代愛.悅.讀論壇

2014/10/01


在這個人人都在滑手機的「滑世代」,你還閱讀嗎?

10月1日下午,《遠見雜誌》發表台灣閱讀大調查(內容請參考10月號《遠見雜誌》),同時與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新世代愛.悅.讀論壇」,邀請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軒、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馬玉山分享閱讀的重要性,現場吸引數百位民眾參與。

閱讀何以重要?洪蘭教授分享,從腦內科學的角度分析,人必須透過經驗學習,然而經驗需要時間,而生命有限。

 

唯有閱讀,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是最划算的投資。

她也替在場民眾進行了幾個小實驗。一張刻意模糊化、看不清楚的蒙娜麗莎像,問在場各位,這畫的是什麼?在場的民眾馬上回答:「蒙娜麗莎」然而,明明是只看得到輪廓的畫,為什麼大家可以馬上辨認?乃是因為過去學習的經驗。這幅模糊的像給沒看過的人,會只看到模糊的黃圈圈,還有人以為是牛糞。由此說明,每一個人,都是經驗的總和。人的背景知識,可以決定看到什麼,所有的閱讀,都會留下痕跡。
愛悅讀論壇_賴永祥攝-3263
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則以企業的角度,分享冠德建設推動閱讀的經驗。冠德建設在目前已經有20個冠德建案,每一座社區圖書館藏書至少3000冊。有一位住戶的孩子,一路從北一女念到MIT,還得到國際科展的大獎。祕訣是什麼?原來,她熱愛閱讀,善用社區圖書室,利用幾年的時間,把社區圖書館的幾千本藏書全部讀完了!
劉軒則是從自己的經驗,鼓勵年輕人可以盡量當一個閱讀「雜食者」。他小時候住美國時,奶奶從隔壁鄰居的廢棄物撿回了一大箱的書,爸爸劉墉則是從舊書店搬回了全套的國家地理雜誌,以前都只是似懂非懂的看。沒想到,往後影響他最深的書,不是學校的報告用的書籍,而是這些一路走來、在生命中莫名其妙出現的書。例如,國家地理雜誌就影響了他往後喜愛旅遊,而當初美國鄰居廢紙箱裡赫塞的《流浪者之歌》則影響了他的生命觀。因此,他建議家長與教師應該盡量減輕必修課程,讓孩子有發揮好奇心、自行探索閱讀的空間。

他認為,現在資訊發達,只要在家中,就可以透過網路與世界連結。對現代的年輕人來說,「只要有心,沒有查不到的資料」。因此,現代年輕人閱讀的困難已經不再是「找」資料,而是如何「選擇」資料。但是,資料太龐大時,一定要慎選。「You are what you read,讀什麼樣的書,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面對現場提問,應該要怎麼樣讓國中以後的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洪蘭直言,「孩子上了國中了,同學的影響已經遠遠大於父母。怎麼還會聽爸媽的?因此,一定要讓孩子從小時候就培養起閱讀的好習慣。」

在滑手機愈來愈普遍、資訊碎片化的世代,要好好靜下來讀一本書閱受到極大的挑戰。然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則是國家的根本。台灣推廣閱讀的風氣,還要更多的努力!